News

/
/
/
迎接金融业开放再扩大新时代

迎接金融业开放再扩大新时代

  • Categories:Industry News
  • Author:
  • Origin:
  • Time of issue:2018-05-07 14:38
  • Views:

迎接金融业开放再扩大新时代

  • Categories:Industry News
  • Author:
  • Origin:
  • Time of issue:2018-05-07 14:38
  • Views:
Information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公布了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当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决定,同意扩大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每日额度;证监会还宣布争取在2018年年内开通“沪伦通”。国家外汇局表示,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改革,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前一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宣布一系列重磅开放新举措之后,由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具体行业对外开放新措施。这不仅是金融监管部门雷厉风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开放政策的具体行动和步骤,而且彰显了我国金融业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从容和自信,给亚洲和世界带来了持续投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与中国合作共赢的信心,世界看到了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更高的政策透明度及可预期前景。
  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我国金融业已进入开放再扩大的新时代,这给我国乃至世界金融业的开放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历史性新挑战。我国金融业要以主动开放的姿态,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时代重任,把握新机遇,面对新挑战,以新姿态新战略新举措迎接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本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或亮点:一是从过去的局部开放进入全面开放,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期货业、信托业、租赁业、保险代理业、保险公估业等各金融子行业都对外开放。二是从过去的相对浅层次开放进入到深度开放,以外资持股比例为标志,过去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外资持股的比例不高、有上限,现在取消了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3年以后不再设限;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三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深化——证监会表示,争取在2018年年内开通“沪伦通”,届时中国投资者可通过“沪伦通”投资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世界各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在伦敦证交所注册的世界各国投资者可投资上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此外,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的投资额度成倍扩大。四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体现了两个重要原则,即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这使得中资与外资机构得以享受公平待遇;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原则,这表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是同步推进的,扩大开放是完全可以落到实处的。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业进入了开放再扩大的新时代,这是一个令中国和世界都充满期待的前景广阔的新时代,必将为我国金融业做大做强及我国与亚洲和世界合作共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对金融业而言,扩大开放不仅有助于充实中资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机制。在“引资”的同时,实现“引智”和“引制”的综合效应。金融业在扩大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动力,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亚洲和世界而言,其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境外投资者获得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大深度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并与中国金融机构或实体企业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战略性合作,取得双方或多方合作共赢的硕果。
  金融业扩大开放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其中蕴藏的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实行本轮扩大开放政策措施之后,大量具有强大实力的外资金融机构将迈入中国金融市场,“狼来了”可能会成为现实。在加入WTO之后一段时期,原本市场想象中的“狼来了”没有成为现实,这是因为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设定了一个缓冲期,并在外资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制。但是,今后不再有缓冲期了,而是中资外资“同台打擂”,胜负要靠实力比拼。中资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不落下风,只有苦练内功,变得强大。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须看到目前金融业不发达、不成熟、不强大的现状,如果不注意加强风险防范和做好应对预案,就可能面临其他新兴经济体曾经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或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大家还记忆犹新——泰国只因在金融开放的同时没有设置好防范风险的闸门,并在金融风险扩大时作出了错误的监管决策,就受到了国际对冲基金的猛烈冲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当前,在美国等一些金融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至可能动用金融战工具的情况下,在国际对冲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伺机伏击的背景下,我国新一轮金融开放如果不作出周密安排,可能面临发达国家贸易、财税和货币金融等政策调整产生的外溢效应的影响以及国际对冲基金偷袭的风险隐患。这是我们不能不防的。
  因此,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新时代,一定要坚持在开放的同时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程度相匹配,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业对外开放须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宜单独设定审慎的时间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同时,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各种体制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快补齐监管短板,防范金融风险跨市场、跨部门、跨产品交叉传染;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增强自己综合竞争实力,根据需要和可能与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另外,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等需要增强防范国际对冲基金等投机性金融机构、产品冲击国内金融市场的意识,及时研究和制定防范对策预案,紧密跟综分析、预警国内国际各种金融风险,当风险发生时迅速实施对策预案,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和良好的金融保障。

Related Information

Previous page
1
2
32

Contact Information

Company: Shenzhen Capstone Industrial Co.,Ltd.
Tel:0755-26921699
Fax:0755-26910599

Add:3906, Block A, Tianxia Jinniu Plaza, No. 8 Taoyuan Road, Dawangshan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Official WeChat QR Code

Official WeChat QR Code

QR Code for Official Weibo Account

QR Code for Official Weibo Account

Shenzhen Capstone Industrial Co.,Ltd. Copyright(c)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89843号-1  POWER BY:WWW.300.CN

Contact Information

Company: Shenzhen Capstone Industrial Co.,Ltd.
Tel:0755-26921699
Fax:0755-26910599

Add:3906, Block A, Tianxia Jinniu Plaza, No. 8 Taoyuan Road, Dawangshan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Shenzhen Capstone Industrial Co.,Ltd.  Copyright(c)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89843号-1  POWER BY:WWW.300.CN